首頁
    
孩子不笨,是你把他變笨了,父母停止做5件事,孩子會很聰明
2023/06/25 檢舉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這張紙畫出什麼樣的畫,其實取決于它的畫師,也就是孩子的父母。

我們作為家長,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如果你想讓自家的孩子變聰明,就不要做這5件事情,否則孩子將來要吃大虧。


ADVERTISEMENT


第一、只關注孩子的成績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特別高,把成績看得很重,認為孩子只要將書讀好,就可以揚眉吐氣,這種高期待對于孩子而言其實就是一種壓迫,有多少孩子被父母高壓期待逼到做出過分的事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首先作為家長的要是人中龍鳳,成績是學習的一個衡量標準,別把它當作唯一。

第二、經常比較別人家的孩子

這是大多數家長都有過的行為,常常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這樣無形中就會打壓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比如《少年說》中的那個女孩,孩子很想逃離家長,這就是因為家長總看不到孩子的好,孩子一直處于被打擊、被否定中。


ADVERTISEMENT


第三、孩子沒有話語權

有些家長的權威意識特別重,做什麼事情都要孩子服從自己的命令,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習慣了服從安排的孩子,遇事缺乏主見和判斷,長大后更容易吃虧。他們也有選擇自我的權利,我們應該保持關系的平等,更懂得尊重。

第四、包辦代替,過度保護

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不思進取的心理,是一種溺愛行為, 從小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事就找父母」的孩子,長大后的獨立性一定很差。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如果我們總是事事包辦,這其實是害了孩子。


ADVERTISEMENT


第五、大量的負面暗示

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叫皮格馬利翁效應。這也就是說當我們給予一個人贊揚和認可時,這個人就會更容易受到啟發,更容易將事情做好,反之,如果總是給他負面打擊,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

多給與孩子正面具體的鼓勵,并不會讓孩子驕傲,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的自信,更加的向上。

總之,每個小孩都有每個小孩的性格和特點,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關注孩子的身心成長,不要急于求成,應該懂得愛、陪伴和尊重。

ADVERTISEMENT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
孩子是不是媽媽帶,一看便知,「這4種打扮」的媽媽多半不是自己帶娃
2023/07/06
孩子的這4種睡姿,透露著不同性格,快對照下自家寶貝,若是第一鐘家長偷著樂吧!
2023/07/06
為啥寶寶喜歡被抱著到處走,坐下就哭、放下就鬧?這3點原因父母要清楚
2023/07/06
一位日本媽媽,為教育兒女立下「6條家規」,值得父母們借鑒學習
2023/07/06
「媽媽,他為什麼能插隊?」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格局」
2023/07/06
生孩子后「越過越沒錢」的家庭,都有「這2個特征」,不改變娃也沒法富起來
2023/07/06
孩子脾氣暴躁,一不滿足就哭鬧?家長不重視,孩子長大后要吃大虧
2023/07/06
為什麼寶寶看到「某個人」會突然大哭?不是迷信,大多有3個原因
2023/07/06
「阿嬤帶」與「外婆帶」的孩子,2方面區別大,過來人產生共鳴
2023/07/04
總被孩子纏著要陪玩?看了國外媽媽的做法,難怪人家孩子那麼獨立
2023/07/04
睡前1小時,父母堅持陪孩子做「3件事」,孩子情商高將來更有出息
2023/07/04
低層次父母喜歡不停地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常用3種辦法
2023/07/04
孩子在幼稚園「過得好不好」,從5個細節能看出來,父母要留心
2023/07/04
父母習以為常的舉動,一直都在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2023/07/04
2歲,6歲,12歲3個叛逆期,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善用「魚缸法則」,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2023/07/03
家有男孩,千萬不要將他培養成「暖男」,否則他的人生會很苦
2023/07/03
「阿嬤帶大的孩子」和「外婆帶大的孩子」,有3點明顯區別,過來人一眼能看出
2023/07/03
班主任:4種能力不足的孩子,國小成績再好國中也會滑下去
2023/07/03
同樣是孩子不肯分房睡,媽媽做法完全不同, 娃6年後性格差距大
2023/07/03
父母的6種行為,嚴重毀娃自信心,再不重視自卑會滲入骨子里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