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蘇州靈巖山景區,一位游山的女子在景區看到這樣一幅情景并拍了下來:
原來,有兩位7旬大媽為了掙錢生存,在做抬轎子上山的服務工作,
而轎子上坐著的人,是一位身體較胖的大媽——在「同是女人不同命」的鮮明對比之下,
這位拍攝的女子如此富有同情心地說:
「這個山,平時上去要半小時左右,但是,我自己上去都會很累的,看到大媽抬轎子,感到生活不易!……」
有媒體看到這則爆料后,專門采訪了靈巖山景區的一名工作人員,該人員稱:
「我覺得,這個也是她們可能出于對自己身體的權衡以后,才付出這樣的體力活,
是個人行為吧;我們好像也沒權力去干涉,她們這個抬轎子要自己收費的呀——她們是山下的村民,
她們這也是生活的一種需要,這是她們自己的事情,跟我們沒有任何關系」。
這件事發布到網上,再被報道后,很快就上了熱搜榜,并引發了廣泛的熱議與爭論:
比如,有人認為:坐在轎子上的肥胖婦女,你咋好意思讓兩位身型如此單薄的7旬村婦抬你上山呢?
但也有人反對說:也不能這麼說,人家這是一個愿抬并收費,一個愿坐并付出勞務費
——就是事實上的勞動契約與合約的關系,只要雙方都不違反勞動法,外人也無從指責。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