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中生媽媽:國小階段的「非學業能力」,才是決定孩子走多遠的關鍵
2023/05/08 檢舉

兒子上高二了,孩子們現在已經進入高三預熱階段,在高壓之下,孩子們表現迥異。

有的孩子繼續按部就班埋頭苦干,晚睡早起,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份試卷、每一道題,希望來年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ADVERTISEMENT


有的孩子卻處于懶散狀態,還是提不起學習的勁頭,單詞記不住、作業偷工減料,不知道未來的路到底該怎麼走。

有的孩子已經在自找出路,或準備出國留學,或已經出國讀高中。

孩子們之間不同選擇的差距,有的是家庭因素,有的是智力因素,但還有很多是非學業因素。

陪孩子走過國小和國中,又經歷了2年高中,和很多同齡孩子家長交流過,回頭看來時的一路坎坷,發現國小階段的非學業能力培養,才是決定孩子走多遠的關鍵。

好奇心

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天才,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

哈佛教授JohnCarter,關注MBA課程20年后發現,那些更成功的人,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充滿好奇心和自信。


ADVERTISEMENT


孩子的好奇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影響、教育的干預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我們會發現,孩子越大,問我們「為什麼」的次數越來越少,這就是好奇心消退的表現。

孩子在國小階段,好奇心非常旺盛,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讓他能夠毫無顧慮地持續保持。

當孩子向我們提問的時候,當孩子「搞破壞」的時候,當孩子語出驚人的時候,當孩子行為乖張的時候,我們不要忙著敷衍、制止、否定、批評,要考慮到這是孩子的好奇心驅使,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協助、支持、鼓勵和贊賞,滿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
孩子是不是媽媽帶,一看便知,「這4種打扮」的媽媽多半不是自己帶娃
2023/07/06
孩子的這4種睡姿,透露著不同性格,快對照下自家寶貝,若是第一鐘家長偷著樂吧!
2023/07/06
為啥寶寶喜歡被抱著到處走,坐下就哭、放下就鬧?這3點原因父母要清楚
2023/07/06
一位日本媽媽,為教育兒女立下「6條家規」,值得父母們借鑒學習
2023/07/06
「媽媽,他為什麼能插隊?」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格局」
2023/07/06
生孩子后「越過越沒錢」的家庭,都有「這2個特征」,不改變娃也沒法富起來
2023/07/06
孩子脾氣暴躁,一不滿足就哭鬧?家長不重視,孩子長大后要吃大虧
2023/07/06
為什麼寶寶看到「某個人」會突然大哭?不是迷信,大多有3個原因
2023/07/06
「阿嬤帶」與「外婆帶」的孩子,2方面區別大,過來人產生共鳴
2023/07/04
總被孩子纏著要陪玩?看了國外媽媽的做法,難怪人家孩子那麼獨立
2023/07/04
睡前1小時,父母堅持陪孩子做「3件事」,孩子情商高將來更有出息
2023/07/04
低層次父母喜歡不停地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常用3種辦法
2023/07/04
孩子在幼稚園「過得好不好」,從5個細節能看出來,父母要留心
2023/07/04
父母習以為常的舉動,一直都在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2023/07/04
2歲,6歲,12歲3個叛逆期,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善用「魚缸法則」,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2023/07/03
家有男孩,千萬不要將他培養成「暖男」,否則他的人生會很苦
2023/07/03
「阿嬤帶大的孩子」和「外婆帶大的孩子」,有3點明顯區別,過來人一眼能看出
2023/07/03
班主任:4種能力不足的孩子,國小成績再好國中也會滑下去
2023/07/03
同樣是孩子不肯分房睡,媽媽做法完全不同, 娃6年後性格差距大
2023/07/03
父母的6種行為,嚴重毀娃自信心,再不重視自卑會滲入骨子里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