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跟高中同學相聚時,也請來了高中的老師。當年的班主任老師,在談到他帶過的孩子們,真正特別有出息的學生有不少。不過,長大后,事業不順的學生,大多數都來自一種家庭的環境里。
資深班主任:長大后沒出息的孩子,大多數來自一種家庭環境
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方面,可以再好一些。可是,有的孩子老師也跟著上火,成績不行,內心自卑,仔細了解才發現,家長對孩子的態度,處理情緒的方式,都對孩子的成長有直接的關系。
高中老師當了二十多年班主任,他發現長大后沒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數都是來自于,情緒內耗嚴重的成長環境。
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
首先,只能看到孩子的不足。
愛心的同學小林,在家里時,父母只能看到他的缺點。認為他成績不好 ,還經常闖禍,跟同學在學校打鬧,不給家里省心。
卻沒有看到小林非常努力,經常能解出來,尖子生也很少能答出來的問題,做事情認真用心,在當體育委員時,幫班里所有的同學都提升了體育成績。大家都很佩服他。
他內心的自卑,在工作以后 ,跟同事相處時,總是特意討好別人,生怕大家孤立自己。結果,被所有人取笑,工作方面也沒有起色,工作了好幾年,還是基層的小職員,卑微的性格,讓他不敢升職,也不愿意擔重擔。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