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家長朋友和我聊到關于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
這位家長朋友是一個全職媽媽,幾年以來,她在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即使不是當事人的我們,也都能感知到。
本以為付出了這麼多,孩子的學習應該不會差到哪里去。可實際結果卻讓這位媽媽大失所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基本上是墊底的,差到幾乎讓人絕望的地步。
這對一個全職媽媽來講,打擊自然不小。無奈的她把女兒不會讀書的原因,歸結為是缺少學習天賦、不是讀書的料的緣故。
在她看來,學霸們之所以能成為學霸,那是因為他們都有學習天賦。
這種觀點很當然是片面的,只看到了問題的表象,而沒有看到問題的根本。
「傷仲永」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即使天賦異稟的孩子,如果沒有好好引導,也一樣會「泯然眾人矣」。
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并不存在什麼天賦的高低問題,大家的智商水平其實都差不多。孩子學習成績的好與壞,往往和他們所處的家庭成長環境有關,更確切地說,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兩個天資一樣的雙胞胎孩子,如果從小就生活中兩個不同的家庭環境,一個遇到了非常善于教育的父母,另一個遇到了完全不懂教育的父母,那這兩個孩子的最終發展結果就很可能有天壤之別。
世上的確有天賦異稟的孩子,但那是極少數,并不具有代表性。
那麼,現在回到我們很多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家長如何培養出孩子的學習主動性,養出一個具有強大內驅力的學霸?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