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二胎媽媽,在睡前總會遇到讓人崩潰的難題,忍不住就想對孩子發脾氣。我的忍耐力其實還算強大,從來沒有打過孩子,不過嚴厲批評倒是有過。
大寶處于青春期,晚上不想睡,是因為貪玩看手機,做感興趣的事情,總是不舍得睡覺。這個年齡自然是不需要哄睡的,但是一想到熬夜晚睡,影響第二天精神狀態,影響身體健康,就忍不住催他快睡覺。
二寶4歲,晚上不想睡,也是貪玩,主要是想聽媽媽講故事,或者自己看書、玩思維游戲、涂色等等。他不睡,還特別不安分,總是這邊躺了那邊躺,動不動還要掐你幾把。
因為要哄睡,他不睡,我就不能睡。忙了一天已經夠累,想早點休息都成了奢望。有時候就感覺很煩,忍不住高嗓門喊他睡覺。
發現很多父母也有和我類似的經歷,大孩子忙著自己玩不睡,小孩子忙著折騰父母不睡覺,氣急之下,忍不住打罵孩子,逼著孩子睡。
但是看了一則消息,大家有些坐不住了。有心理專家表示,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要講究方法,例如不要在吃飯或睡前批評孩子。
其實,這也不是新的說法,只是經常被我們忽視,再次強調,也是給大家再次敲響警鐘。在睡前批評孩子,給孩子造成傷害,比取得的效果威力大多了。
《協和專家說長高》中提到,無論心情多麼不好,孩子多麼頑皮,都盡量不要在睡前批評,否則孩子可能整晚都沒辦法進入深睡眠狀態。
孩子被批評后,精神會持續高度緊張,大腦神經過于興奮,很難平靜下來,睡眠質量就會特別差。
有位朋友說,小時候在睡覺前,被爸爸打,有時候睡著睡著半夜會起來又哭又鬧,自己不知道有這樣的行為,只是當時感到特別恐懼。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