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瑜伽體式,練習方法細節不同、力地走向不同,功效和作用自然也不同。
對于瑜伽練習者來說,掌握體式的功效和作用,有助于我們更有針對性的練習,讓體式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練習主題和需求!
看到一組標注了具體拉伸部位的瑜伽圖譜,分享給大家,希望幫助大家更清晰的認識體式作用和效果,以便更精準的選擇體式,越精準才越有效。
1、大拜式
在練習中大拜式應用的也比較多,最常用的是作為調整和修復的體式。也可以作為后彎扭轉以及倒立體式的反向體式。
可以放松臀部背部以及肩頸。
2、站立前屈
瑜伽基礎體式也是令很多人頭疼的體式。
主要拉伸雙腿后側、臀部、以及背部的延展。對于身體后側比較緊的人來說一定要記得微曲膝蓋來完成。不要擔心屈膝拉伸不到腿后側,其實屈膝是為了更好地把拉伸的力作用到肌肉上而不是關節上,也是防止膝蓋超伸和腰椎代償最有效的方法。
3、三角式
經典的站姿體式!
拉伸左腿內側,左小腿外側;右腿內側;左側腰和手臂,以及胸腔。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