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生媽媽分享說,兒子正在備戰考試,閑聊的時候感慨說:媽媽,謝謝你當年不遺余力地對我嚴格要求,才讓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又穩又輕松。
原來,這位媽媽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從來沒有佛系過,對孩子的時間管理抓得特別嚴。
她要求兒子每天自己列計劃,完成一項計劃打勾確認,之后她要檢查任務完成的情況。
如果發現兒子沒有按計劃完成所有事項,她會要求兒子進行反思,看時間規劃是否合理。
小孩子都貪玩,開始很不適應這種學習習慣。還會埋怨媽媽,羨慕別人的媽媽,「你看誰誰媽媽多好,沒有那麼多要求。」
媽媽也擔心過親子關系會受影響,不過更擔心將來兒子埋怨他小時候不對他嚴格要求,讓他錯失一些機會,所以,還是堅持了自己最初的原則。
經過一段時間后,兒子終于適應了做計劃的節奏,慢慢做到了無痛自律,從來不會拖延,當日事當日畢。
兒子平時會緊緊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學習,回家后扎實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由于平時基礎好,到考試的時候從來不會復習到半夜三更、臨時抱佛腳,非常淡定從容。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這個做計劃的好習慣一直堅持,一直讓他受益。
兒子品嘗到好習慣的甜頭,再回頭看,發現媽媽當初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
不禁感慨,幸虧媽媽逼著在小學養成一個好習慣,學習之路才走得如此從容。
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成雅梅老師在《好習慣帶來好成績》中提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邁向學霸之路。有研究發現,智力相同的兩個孩子,有學習計劃的孩子學習目標更明顯,學習時更專注,沒有學習計劃的孩子在學習時相對松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