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李松蔚,接待過這樣一位訪客。
女孩小陳(化名),向他求助:「要怎麼做,才能逃離母親的魔爪?」
小陳自小父母離異,被母親一手帶大,從她記事起,聽得最多的話,就是:
「媽媽只有你了,咱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一直以來,她凡事都按母親的意思來,稍有不慎,就被責罵。
為了不讓母親失望,小陳刻苦讀書,名校畢業后也有份不錯的工作。
可當她看著母親人前人后地夸贊她,又覺得自己不過是件精心雕刻的藝術品。
母親希望她更優秀,可小陳早已扛不住這滿滿的期許。
為了擺脫高壓的日子,小陳在李松蔚建議下,暫時搬出了家。
獨居后,雖然少了母親的照顧,但她卻覺得自在極了。
微博超話#養孩子什麼最重要#中,有不少網友也有類似經歷。
大家紛紛吐槽:父母眼里,你的心情、價值、尊嚴都不重要,他們最在意的是考試考多少分,上班賺多少錢。
作為母親,我也時常思考這個問題,對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算重要。
直到我看了頂級育兒專家沙法麗•薩巴瑞的《家庭的覺醒》,才恍然大悟。
沙法麗說,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我被看見」、「我有價值」、「我很重要」。
承認孩子的自主性,肯定孩子的價值,去愛孩子本身,才是家長最該做的事。
「我被看見」:把人生主權還給孩子
作家畢淑敏曾說:孩子的成長,首先是從父母身上確認自己的存在。
孩子不是父母人生的副本,更不是父母手中的提線木偶。
他應該有自己的人生體驗,哪怕這個體驗是經歷坎坷,遭受質疑,繞點遠路。
可生活中,我們總是出于各種原因去替孩子作主。
怕孩子受欺負,一見他碰上麻煩,便沖上前幫忙解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