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咨詢師鄒璐收到一位媽媽的微信求助。
「孩子今天又把書包忘在外面了,我說了他幾句,沒想到,孩子竟拿起水果刀,往自己胸口扎,嚇得我什麼也不敢說了。」
鄒璐聽后,馬上幫這位媽媽分析,明白問題出在了溝通上。
一直以來,她不停地叨嘮,一遍遍囑咐,孩子卻是左耳朵聽了右耳朵冒,從不把她的話當回事。
這位媽媽著急地問:「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把話聽進去?」
不僅是她,我們做家長的,都有類似困惑:
「我要怎麼催,孩子才能不磨蹭?」
「我要怎麼說,孩子才不會亂發脾氣?」
我們苦口婆心地勸,孩子是一句也聽不進去,還經常表現出對抗。
作為教育專家,鄒璐發現:
「父母們的教育問題,大都始于親子對話,如果育兒有捷徑,那一定是有效溝通。」
別小瞧「說話」這件事,把話說好,是激發孩子內驅力,為成長賦能的秘訣。
若想和孩子從戰場走到談判桌,父母們需要掌握以下這6大溝通技巧。
清零刻板印象,不說絕對的話
我們都聽過「刻舟求劍」的故事。
知道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不可故步自封,拘泥成法。
可一到孩子這里,我們卻時常成了那個「刻舟求劍」的愚人。
先入為主地給孩子貼上標簽,然后死守教條,用刻板印象固化孩子的成長。
你是否也給孩子下過這樣的定義:
害羞、膽小、懶惰、自卑、粗心;
不聽話、不懂事、不愛干凈、不愛學習……
見孩子成績下滑,就認定他偷了懶;見孩子調皮搗蛋,就斷定他不好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