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鏗鏘三人行》中竇文濤和周星馳聊起了電影特效,開口直接問道:
「香港導演都說大陸搞特效的跟個大爺一樣,自己的機器都不會用,是這樣的嗎?」
周星馳先是愣了一下,停頓幾秒后回復到:「當然,會有很多的問題,但是萬事起頭難吶!」
開頭確實很難,那個連5毛特效都沒有的時代拍起電視更是難上加難。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很難的開端卻是86版《西游記》的楊潔導演打開的。
37年前,楊潔接到拍攝《西游記》的任務,可台里只給批了300萬的經費和一台老舊的300P攝像機,沒錢,沒設備,連最基本的「吊威亞」都不會。
楊潔導演只好把心一橫,跑到了香港去學習,最后制作出了制作精良的《西游記》,以至于我們居然被「騙」了37年,那美輪美奐的龍宮,竟然是用一個魚缸拍出來的?
其實,真正《西游記》的背后,何止「騙」了我們一處啊......
楊潔導演籌拍的《西游記》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很大程度上都得歸功于當年人的淳樸和敬業,里面的一個演員大多都是分飾了幾角。
儒雅俊朗的遲重瑞,他不僅是主角里的唐僧,他還是天庭里的神仙、海底的井龍王、和朝廷的文臣等多個角色。
然而,他還是所有演員里「兼職」最少的一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