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學會如何模仿周圍的事物。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很多孩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慢慢開始模仿身邊的事物,這標志著孩子模仿的開始。
兒童的敏感期大概出現在兩歲左右,但是不要擔心,模仿敏感期并不可怕。
這只是孩子對事物認知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孩子們培養社交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要過程。
著名的瑞典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過,「兒童認知發展其實只是一種智能轉化的過程,這種轉化過程具有階段性一種新的能力。
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從孩子早期的日常生活能力中慢慢發展演變而來的。「
文學家茅盾也對「模仿」發表過自己的看法:「模仿只是創造的第一步,而模仿其實是學習最開始的形式」。
曾經有一個孩子,在學校表現的十分「特別」,所以家長被老師約談了。
老師認為孩子的活動十分活躍,別的小朋友牽手他也跟著牽手,別的小朋友大喊大叫,他也學著大喊大叫。
所以老師很擔心這個孩子會容易影響別人,特地找家長來商量此事。
但是不要擔心,這種表現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們已經進入了模仿的敏感期。
其實我們的語言動作行為都是在模仿中慢慢學習的,模仿貫穿了兒童認知發展的整個階段。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