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跨學段老師,教書10年,他觀察過超過1000個孩子,從國小一直到高中,發現很多孩子國小的時候是妥妥的學霸,但是到國中以后卻逐漸變得失去后勁、默默無聞。
他回顧分析,其中一個原因是媽媽過于勤快,勤快到什麼程度呢?
在孩子上網課的那段時間,有的媽媽陪孩子上課,不是簡單地陪伴,而是坐在一旁和孩子一起聽老師上課,把老師講到的重要知識點整理成條理清晰的筆記。
孩子也在記筆記,但邏輯不清,自己都懶得看,復習功課的時候用的是媽媽整理的筆記。
在孩子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有很多生字詞,孩子不會自己主動去查閱探究,而是由媽媽代勞。媽媽會把生詞一個個找出來,查字典找到相關信息記錄下來,最后讓孩子背誦。
孩子出現錯題的時候,也不情愿反思、分析,而是由媽媽幫忙整理錯題,一題一題抄寫在錯題本上,包括解題思路等等分析過程一并完成,讓孩子在考試前復習。
在這樣的幫助下,孩子的表現是學習懶散,上課不活躍、疑問少、和老師溝通少,知識點理解不是很透徹。
雖然國小的時候考試成績很好,但是到了國中以后,科目增多,更多需要孩子自己去努力的時候,孩子就優勢不再,逐漸失去光環。
像這樣勤快的媽媽,我們應該不陌生。
曾經看到過很多媽媽幫孩子整理筆記,在筆記本上或者書上寫得密密麻麻,知識點一大堆,信息量相當豐富,成為很多媽媽追捧的對象,紛紛感慨不知道是卷孩子還是卷媽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