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孩子,平時玩玩具稍微玩不好就會發脾氣哭鬧,或者放棄。跟小朋友或者爸爸媽媽玩游戲,贏了開心輸了就哭,或者扔玩具來發泄。這種只能贏輸不起的孩子讓很多父母頭疼,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年齡還小,大一些就好了。
其實,如果從小不注意糾正,小時候因為游戲,長大了因為學習或更重要的事情
輸不起,要麼選擇放棄要麼選擇極端行事,那樣更可怕。
浙江大學聯考生陳同學,用非法手段私自篡改三位要好同學的志愿,引起廣泛關注。就因為自己考得不好,其他三位好朋友考得都不錯,所以,做出極端并讓人意想不到的行為。
最后,他也得到了懲罰。如果不是及時發現,那這三位同學今后的人生軌跡,也許就受此影響。可以說,這都是輸不起惹的禍。
《重回課堂》中馬云直言:沒過35歲的時候,從來沒有體會過成功的滋味,干什麼,什麼不行。
以前認為成功就要具備智商、情商還有一個被人尊重的愛商,但現在看來還有一個逆商必不可少。
馬云指出在受到挫折時,一定要有逆商,很多人就是因為缺少逆商,遇到困難覺得跨不過去了,要死要活。
其實,馬云算是一個高逆商的典范,幾次大學聯考失敗后最終考上大學,他還曾經講過到肯德應聘24個人競爭23個崗位,
落選的是他,當年考警察5個人競爭4個名額,也只有他落選,好像什麼事兒別人都行就他不行。
但是,馬云說,自己從來沒有因為受打擊而灰心,永遠覺得成功就在下一次。不可否認,如果平常人一次次打擊之后,肯定會失落甚至覺得命運不公,而正因為有著不怕輸的意志,馬云才最終有所成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