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媽媽群里一位媽媽說:「每次給上三年級的兒子開完家長會后,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在老師看來,孩子的問題80都是家長的問題。作為沒有經驗的家長,頭上的每根白發都對應著孩子的一個狀況,而且家長忙投入有限就是原罪。
看完這位媽媽的話,作為媽媽我也是深有同感,養育孩子太難了,錢和時間都要跟上。尤其是現在競爭這麼大的環境里,家長真的不敢疏忽,一疏忽耽誤的就是孩子的未來。
曾經聽很多老師說過,班級前三的學霸,背后大都有一位高學歷的全職媽媽,原因很現實。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先把底子打穩才是最重要的,先把課本上的東西吃透了再說。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還沒有自制力。
很多沒時間陪伴孩子的家長,要不就覺得孩子在學校學的夠了,在家就沒時間管孩子了。要不就把孩子送去補習班,但補習班大多都是超前教育,比學校的進步快,這樣基礎掌握的不牢靠,學習成績還是跟不上。
很多低年級老師總結經驗,孩子在學校學三分,回家就得學九分,這才有成果。而回家這九分全靠家長的陪伴,在家長的教育引導下,先把習慣養好,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底子打好,到高年級才有爆發力。
其實,孩子低年級的時候需要家長有效的陪伴,比去外邊補課好多了。
只有全職的媽媽,才有時間和精力在家監督管理孩子的學習,這樣才知道他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有欠缺,才能有針對性的給他做提高,補習。同時也只有本身有學歷的媽媽,才有能力做到這些。
關于高學歷女性當全職媽媽,一直都有著很大的爭議。
很多人都說父母辛苦供養這麼多年,自己寒窗苦讀二十年考上大學,最后選擇當全職媽媽,是資源的浪費,也辜負了自己。
但從現實來說,很多高學歷媽媽在有孩子后還是選擇當家庭主婦。一方面,很多女性之所以當家庭主婦,多半是自己手里有積蓄,老公掙錢能力也比較強,沒有太大經濟上的壓力,所以她們才敢全職在家。
另一方面她們覺得孩子是家庭最大的財富,孩子教育好了,對家庭的收益和利益,遠遠高于自己出去上班掙錢的收益。
所以大家會發現,一般學習好的孩子,媽媽在家當全職媽媽,但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差,這樣父母情緒都比較穩定,家庭氛圍好。家庭環境和諧,孩子的安全感更高,這樣的陪伴和教育效果更明顯。
而且很多高學歷女性本身有學歷,有能力,所以在她們全職這些年心態更平和,一般也不會停止學習的教育。等孩子上了國中各方面穩定下來后,她們還能繼續回歸職場。
【話題討論:你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