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的外甥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二年級了。假期里天天都鬧著要出去玩,媽媽都不同意。一定讓她在家里學習,愛心也勸姐姐,孩子才一年級,不用著急!姐姐大聲說:再不著急,她學習就跟不上了!真后悔,上小學之前,沒有讓她多學一些!
幼小銜接狠抓2點,孩子入小學后成績好,學習力持久
看到姐姐帶孩子學習的苦惱,外甥女寫作業時的無助和難受,想到我在孩子上小之前的那個假期,幸好,遇到了一位當小學班主任的老鄰居陳阿姨,帶過多個市三好班級的陳姨,特意叮囑我,想讓孩子小學時成績時,一定在上小學之前,狠抓2件事情。
第一,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在家里沒有好的習慣,書包是家長給收拾的,所有的文具都是家長給整理好的。到了學校之后,用什麼書,孩子都找不到,用完的筆和橡皮,隨手就放,等到寫作業時,經常會發生,筆和橡皮全都不見了。要用的書和本,也不知道在哪里。
一年級的老師,每天都能撿到大量的鉛筆和橡皮,可是卻沒有學生認領,都覺得不像自己的。家長只知道文具用得特別快,卻不知道孩子沒有好習慣,才會出現學習效率低的結果。
陳姐在工作中發現,成績好的學生,書包和文具都能及時整理,學習時效率也高,都能高質量的完成作業。而成績差的學生,要寫作業時,找不到本,需要用橡皮時,也要找上好幾分鐘,才會產生寫作業慢的情況。提前培養孩子整理物理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時,效率高,成績好!
第二,幫助孩子認識漢字。
作為經驗豐富的班主任,陳姐說,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沒有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會影響的不僅是語文成績。
比如,在試卷上面,數學試題上面的題目要求,孩子不認識,根本不知道題面是什麼,老師只讀兩遍,孩子如果沒有專心聽,只能猜是什麼要求,怎麼可能得高分。
上小學之前能掌握基本閱讀,學生在學校自習課時,就能完成作業,回家以后做課外閱讀提升文學修養。
識字量少的學生,都是在自習課時玩,回家以后寫作業,家長也痛苦,所有業余時間,都用在陪孩子寫作業了,結果卻是,孩子天天哭,很晚才睡覺,成績只能排在中等,甚至更差的水平。
真的就是,在幼小銜接階段,少走了一步,結果,卻是看著孩子落后很多,一直在追趕,特別累心,還容易讓孩子失去自信。
我在陳姐的幫助下,非常重視孩子學習習慣,還有識字能力的培養,上小學后,就當上了班長,經常當小旗手,總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學習成績一直排在前三名,非常有自信,還經常幫助同學講題,得到同學的敬佩,學習的勁頭十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