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意識到,基因遺傳已經不再是影響寶寶發育的唯一因素。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即使是那些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也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小差異。這種差異其實不光體現在身高、長相、體重等外部特征上,甚至就連寶寶的智商發育也會出現很大的不同。
而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很多,曾經就有一項研究指出,
在多胎家庭中,出生順序會對孩子的智力發育產生很大的影響。
早在1973年,荷蘭就開展了一場40萬人參加的大型研究,這次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探討出生順序和孩子智力高低的關系。
研究的發起者是著名心理學家貝爾蒙特。他選擇了40萬個,出生于1944年到1947年,平均年齡為19歲的年輕人,并對這40萬個樣本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研究。
在經過大量的數據匯總后,觀察者發現,在孩子智力發育和出生順序之間,存在著一條從未被發現的聯系,那就是:
「在收入水平差不多的家庭中,孩子的智力會隨著出生順序依次衰減。」
智力隨出生順序衰減圖
他們將其稱為「智力衰減現象」。這也就是說,傳統認識中「憨厚的老大」其實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而看似「機靈的老二」其實是假聰明。事實上,「老大的智商更高」的結論截止現在已經得到了無數專家機構的驗證。
德國萊比錫大學在2015年的一次調查中表明,在20000人的樣本中,60%的長子智商要高于弟弟妹妹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