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不聽話、犯錯誤的時候,作為育兒主力軍的老母親們,有時會失去控制,大發脾氣,一副恨鐵不成鋼、捶胸頓足的樣子。
但過后老母親們又往往感到內疚,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過分了,竟然對孩子做出這樣不理智的舉動,一種糾結后悔的心理充斥著心口,相當地難受。
在面對自己親生的孩子,老母親們也暗暗下了決心:我下次不管孩子如何鬧騰不聽話,我一定要做一個又溫柔又有耐心的好媽媽。
可真的到了下次再遇到相似的場景時,才發現要做個「溫柔+耐心」的好媽媽委實太難了。
以往,我們會時不時地在身邊聽到、或在網絡上看到:老母親們因為孩子學習磨蹭拖延的事情而怒火攻心,然而孩子還沒來得及改變,自己卻因情緒過于激動而不得不緊急送醫。
這其中的無奈和尷尬,恐怕只有當過父母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我們當然不能去指責這些老母親性子急、修養差,因為在面對孩子的百般折騰,哪怕老母親的性格再溫柔,也會忍不住火山爆發。
但很多老母親也深知,自己的「雷霆震怒」必然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這又不免讓她們感到糾結和內疚。
實際上,當我們發現自己無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緒時,需要找到一個出口宣泄出去,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發發脾氣也是正常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因而,老母親們其實不需要去苛責自己。
老母親也有情緒,要讓孩子懂得,媽媽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堅強,也會有脆弱的一面,也會有壞情緒。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