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被父母怒吼的孩子,不僅抗挫和抗壓能力弱,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父母真正地愛孩子,就從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開始。
昨天帶孩子去拿藥,醫生問一個小女孩,你幾歲了,小女孩低著頭不吭聲,看著十分膽怯。
媽媽看著孩子不吭聲,覺得有點沒面子,就直接說,這孩子從小就這樣,內向膽小的很。
隨后他們拿完藥出去,又聽到了媽媽怒吼聲,意思是別人問你話,干嘛不說,啞巴了。
我聽完感覺真無奈,不說就不說嘛,慢慢引導就行,至于出門了,還要在去怒吼孩子一頓。
不過,反觀媽媽的情緒反應,也能清楚孩子膽小退縮的原因,很多時候應該跟媽媽對于孩子的怒吼以及平時生活中對于孩子的引導有關。
長期被怒吼的孩子,內心是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
例如,醫生問幾歲時,孩子就算因為害羞沒說,也不能直接去怒吼孩子,更不能當著外人的面,直接說孩子,她就這樣,一直內向膽小。
前者會讓孩子恐懼害怕,缺乏安全感,后者會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中,無意識地給自己貼標簽。
我就是內心膽小的人,我就是不跟別人說話。
相反,如果換種方式,說孩子有點慢熱,熟了就說了,平時生活中給孩子機會嘗試,不去怒吼。
當孩子有進步和突破時,去肯定和鼓勵孩子,那孩子就會慢慢地主動開口說話,并變得開朗。
作為父母,養育過程中,父母的責任,是引領孩子,讓孩子在平凡生活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并找到成就感,成為優秀一個優秀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長期被怒吼的孩子有哪10個特征?
1.
大腦發育遲緩,影響智力
父母如果時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讓孩子的應激素水平增高,從而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孩子記憶力、智力、語言和學習的發展。
2.害怕挑戰新事物
孩子從小生活在情緒不穩定的環境里,內心極度惶恐不安,缺乏安全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