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出生之后,寶媽夜以繼日的照料,看著他懵懂的樣子,心中期許寶寶能夠早一點聽懂大人話,多配合一點,帶起來也會更省心。
有些早慧的寶寶四五個月的時候,吐出發音不準的「媽媽」或「爸爸」,會給一家人帶來無限欣喜,有些寶媽不禁好奇,自己家娃是什麼時候聽懂大人話的呢?
新生兒作為「人類幼崽」,從一出生開始,就是一部「勵志電影」,不斷壓縮自己的成長進度,想要努力長成「大人模樣」。聽懂大人話也是他必修的「進化史」。
階段一:2個月對聲音敏感
「一月睡,二月哭」,2個月寶寶正是哭鬧比較多的時期,視力發育尚未完善,可見距離只有30cm,保護視力的眨眼反射剛形成。日常吃喝拉撒全部要依仗媽媽。
視力不佳,寶寶主要是依靠聽力來了解周圍情況的,對寶媽的聲音很敏感,已經能察覺語氣和音量的變化了。
階段二:4個月能看懂大人情緒
4個月的寶寶視力上有了明顯的提升,開始觀察自己的手,進行手眼協調能力的鍛煉。一有時間就會觀察父母的表情,寶媽的開心、生氣、難過,已經能夠看懂了。
寶寶可以配合媽媽的做出一些回應,像是抱抱、拜拜這樣的簡單動作
,已經能夠聽懂了。
階段三:6個月看懂情緒做出反應
6個月的寶寶,在聽懂大人話上又進行了一次「進化」,聽懂的詞匯越來越多,對于父母臉上的是情緒變化的捕捉能力也會更敏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